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论坛:绘制全球数字合作美好蓝图******
【分论坛焦点】
光明日报乌镇11月9日电(记者张晓华、王禹欣)11月9日下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论坛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邀请全球各方代表,围绕“凝聚数字合作新共识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主题,就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强数字治理能力建设、共享数字技术发展红利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一年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倡议,6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介绍世界各国围绕数字经济开展合作的成果,他建议各方要持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数字治理合作、不断深化数字文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表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与100多个国家进行合作,以推动数字化转型。他认为,包容性数字转型是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要把包括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社会、学术界和全体公民在内的社会各界凝聚在一起,共同创造惠及所有人的数字未来。
7位嘉宾在“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主题演讲环节分享各自看法。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兼世界互联网大会理事长庄荣文、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和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出席论坛并致辞。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0日 11版)
经济日报金观平:保持物价平稳具有坚实基础******
保持物价平稳具有坚实基础
金观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高通胀今年有望缓解,预计今年通胀率将从去年的8.8%下降至6.6%。
回看2022年,“国际胀”与“国内稳”形成鲜明反差。我国高度重视粮食、能源安全,高度重视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在全球通胀屡创新高的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全年上涨2%,大幅低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8%左右的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物价稳,为稳经济、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展望2023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的优势,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工业品和服务业供给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同时,我国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为保持物价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持续创新物价调控机制,不断完善稳物价制度体系,实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目前,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程度已达97.5%,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扩大生产、增加供应、促进流通。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加强粮食、蔬菜、能源等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健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储备调节制度,强化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
保持物价稳定,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崎岖,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影响国内物价走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当前,全球通胀形势虽有改善,但抑制通胀仍需时间。IMF预计,即使到2024年,仍将有82%和86%的经济体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高于疫情前水平。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际高通胀容易通过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向国内传导。此外,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消费需求加快恢复,也可能短期加大结构性通胀压力。因此,防通胀这根弦始终不能放松。
巩固来之不易的物价稳定成果,一方面,要继续全力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资源的保供稳价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和能源稳定供应,夯实稳物价和保障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密切跟踪物价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变化,加强价格监测预测预警,采取前瞻性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异常波动。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